10月11日晚,第十八届文华奖小戏曲节目专场(一)在重庆川剧艺术中心上演,来自辽宁、安徽、湖南的三部小戏佳作轮番登台,将东北大地的炽烈豪情、江淮水乡的婉转柔情与湖湘人家的灵动意趣汇入山城夜色,以鲜活的乡音乡情与浓郁的市井烟火,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沉浸式的戏曲文化盛宴。
▲铁岭秧歌戏小戏《不了情》。受访者供图
此次小戏曲专场以小切口见大情怀,用细腻叙事传递深刻情感。首先登台的黄梅戏小戏《你是我的山》便以真实故事为底色打动全场。该剧改编自安徽肥西刘长德的真实事迹,通过古稀老人照料患病妻子的日常叙事,铺展普通人在岁月里的坚守与深情。值得一提的是,《你是我的山》在音乐上既保留了黄梅戏传统唱腔的韵味,又融入了现代音乐元素,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,使整部戏的音乐更加丰富多样,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。
紧随其后的邵阳花鼓戏小戏《提灯正传》,则以满满的市井气息点燃现场气氛。作品围绕小张夫妻与房东老两口的误会展开,地道的方言念白与生动的肢体表演,将出租屋内的戏剧纠葛演绎得妙趣横生。观众仿佛置身湖湘小巷,在家长里短的烟火气中,直观感受花鼓戏的灵动诙谐。大学生小陈在看完后感叹:“方言对白特别接地气,情节设计巧妙,原来小戏也能这么好看!”
▲夜幕下的川剧艺术中心,陆续有观众进场观演。受访者供图
铁岭秧歌戏小戏《不了情》,则以火热活力将演出推向高潮。作为扎根东北民间的地方剧种,铁岭秧歌戏孕育于东北地区丰富的民间艺术土壤,既承载着辽北大地的地域文化特色,又饱含着东北人热气腾腾的生活气息。它以欢快灵动的东北秧歌舞蹈为表演基础,以质朴醇厚的辽北民歌、婉转俏皮的二人转曲牌为声腔核心,在载歌载舞中塑造人物、讲述故事,自带热闹喜庆、直抒胸臆的艺术特质。
伴着辽北民歌曲调,演员身着鲜艳服饰踩着秧歌步登场,将艺术团演员“二黑”在生活压力与艺术热爱间的抉择娓娓道来。作品巧妙融合二人转曲牌、秧歌身段与辽北民歌,舞步欢快、唱腔豪迈,鲜活展现了东北人骨子里的乐观与执着。当“二黑”重返舞台的瞬间,现场掌声与喝彩声交织,演员即兴加入的重庆方言互动,更让南北文化在剧场内实现温暖共鸣。
据了解,作为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的承办地之一,重庆不仅通过“一元看大戏,参与抽好礼”等活动让更多观众走进戏曲,更以川剧艺术中心等专业场馆为纽带,搭建起全国地方戏曲交流的桥梁。10月12日,该专场将继续在此上演,10月14日至15日,淮剧、晋剧等更多剧种的小戏佳作还将在重庆人民大厦会堂登场,持续为山城观众送上戏曲盛宴。
稳拿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